本文節選自《大明權力場》 出版機構:台海出版社
從後金進攻大明那天起,這個新興的政權沒有一天不想跟明廷議和。他們是想通過戰爭的方式獲得更好的生存環境,獲得更自由的貿易條件。努爾哈赤在打下撫順後就希望跟明廷議和,但被萬曆皇帝所拒絕。天啟二年(1622年),廣寧之敗後,努爾哈赤就提出議和條件:將遼河以西、大凌河以東作為緩衝區,後金為明廷附屬汗國,明廷承認後金對遼河以東土地的佔領,雙方每年互貢,並開放民間貿易市場。
從天啟二年(1622年)一直到天啟五年(1625年),明金之間處於休戰狀態。努爾哈赤一直等著明朝方面派使來議和,結果不僅沒有等來議和,反而是明廷在遼西大修關寧錦防線,乃至天啟五年(1625年)孫承宗偷襲耀州。天啟六年(1626年)正月,努爾哈赤率大軍進攻寧遠明顯帶有以戰逼和的意味。
在努爾哈赤死後,皇太極執掌權柄。皇太極依然奉行跟明廷議和的對外政策,但此時明廷上下根本沒有考慮過此議。自從故宋滅亡後,明政權十分忌諱對外議和。當時間到了晚明,這一僵硬的對外政策仍舊束縛了大明王朝的手腳,從而牽制了帝國過多的資源。
薊遼總督袁崇煥在這個方面無疑是個靈活者。他一直希望能通過議和方式來解決遼東問題。在皇太極上位後,他們之間便開始了書信往來。從崇禎二年(1629年)元月起皇太極就迫不及待地派鄭信和任大良攜帶自己的親筆信去寧遠見袁崇煥,商討議和的事情。
七月初十日,皇太極派任大良攜帶給袁崇煥的回信前往寧遠。皇太極的這封議和信比前幾次寫得更加詳細,更加誠懇,以顯示自己的議和誠意。皇太極在信中說道:
金國汗致書於大明國袁大人,我看了我派去的使臣帶回來的信,你在信中說遼人祖先的墳墓都在遼東,讓我歸還遼東土地,我認為此議不妥。遼東之地乃是我們奪取的,並不是你們賜予的。昔日我們兩國並沒有間隙,和睦相處,你們佔據九州萬方之地,也太不滿足了,還要掠奪我們的土地,私自劃界三十里,不讓我們越過,至此導致戰端開啟。老天爺辨別是非,將遼東之地賜我,所以遼東乃上天賜予我們的,怎麼能歸還呢?
自古以來,興衰不取決於你們大國,夫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眾人之天下也,天賜於誰,則誰得之。昔日大遼為天子,金太祖是大遼的屬國,後來大遼皇帝不仁道,而金太祖乃正直之人,所以上天將大遼的遼東土地賜予金太祖,金汗予跟大遼和好,而大遼妄自尊大。後來大遼征討金國,上天又將大遼之地賜予大金,天賜之地,大金豈能復歸還大遼。後來金帝不道,上天將大金西邊的土地賜予大元,元太祖派遣使臣議和,金國將使臣羈押,後來上天又將大金土地賜予大元。天賜之地,大金豈能復得乎?後來大元悖逆不道,大元被明太祖取而代之,如果蒙古人向大明索要土地,豈能還之?
至於你在來信中質問我們為何要征朝鮮,這就更荒謬了,歷史上一直是朝鮮在征我們,將我們的先人從鴨綠江以南趕殺到鴨綠江以北,朝鮮征了我們那麼多次,我征一次有何不可?再說了,我征朝鮮干你們明國什麼事?
遼東雖然有小民遺骸,但難道沒有大汗和諸貝勒的墳墓,我向以忠心相處,而萬曆帝不容,無故欲伐我,迫不得已,告天征之。若不被迫,我等小國豈敢征討大國耶,天不問國之大小,但論事之是非,故以遼東、廣寧地方賜我,若非天賜,遼東、廣寧諸堅固之城,及數萬之兵守之,即以我少數之兵士,何能克之?自古以來,各國相善則敬之,相惡則報之,此皆自然之理,大人之所知也。我願罷兵,共享太平。
爾國官員文士都可以向爾帝進言,然而你們都視爾帝如在天上,你們自己又將自己看作是神,總是拿議和不能跟你們的皇帝說來搪塞,又拿議和不合你們大臣的心意來推脫,不讓我們的信使直達京城面見皇帝,總是就地遣返之,這比當年大遼欺負大金尤甚。今誠心遣使,切盼大人復言。另外,上回雖然沒有議和成功,但仍舊優待我使臣並遣返,今特此致謝。
皇太極這封書信可以說寫得聲情並茂、有血有肉、聲淚俱下,讀之讓人感慨不已。由此可見皇太極極高的漢學修養。他首先駁斥了袁崇煥讓他歸還遼東一說,接著重點指責袁崇煥從中作梗,不讓他的信使直接抵達京城面見崇禎皇帝,從而導致明金之間一戰再戰。
正月十六,袁崇煥讓趙登科攜帶回信給了皇太極。袁在信中說道:
奉帝命巡遼調兵之兵部尚書袁復書於汗陛下:今觀汗復來之信,才知道大汗順天造福的善心,天之心即汗之心,亦即我之心也。汗若誠心,我豈可弄虛;汗若實心,我豈可作假。兩國興衰均在於天,虛假何用?只是十載軍旅,一旦罷之,雖奮力為之,也不是三四人所能勝任,三言兩語所能了結。白喇嘛我見過兩次,請再思之。
到了七月十八日,皇太極的回信就來了。皇太極在這封信中措辭強硬。
金國汗致書於大明國諸臣:我欲息兵以享太平,曾屈尊遣使議和。據聞爾兵部不願和好,仍願再戰。爾等出能禦敵,入能治民,但我每次發兵興討,爾等軍士被殺,人民被掠,爾等出而不戰,袖手坐觀;我欲修好,爾等毀壞和議,不念將士軍民之死傷,更出大言,導致戰爭不息。爾等若想和好而我不從,導致起兵端,我民被殺,則非爾等殺之,乃是我自殺之;但是我欲和好,而爾不從,致起兵端,爾民被誅則並非我誅之,乃爾自誅之也。
通過七月十八日這封信可以看出皇太極已經對袁崇煥打的太極拳厭煩了。在前面來往的書信中,袁崇煥一直說議和的事情必須讓邊臣來談,讓閣臣參與進來不妥當。而皇太極不想讓袁當中間人,他想讓袁將書信直接呈遞崇禎皇帝。但袁崇煥議和乃是私下議和,況且當時的大明根本沒有議和的政治氛圍,誰談議和就是死路一條。皇太極根本不知道這點,反而被袁崇煥不斷地忽悠。
崇禎元年(1628年),袁崇煥入京的時候曾經跟內閣閣臣錢龍錫、兵部尚書王洽商討過此事。錢龍錫、王洽皆不同意議和,關鍵是議和跟明王朝的對外政策不符。若非最高統治者做出此決定,其他大臣皆不敢提及此事。
但袁崇煥顯然對此很熱衷。他清楚地看到以明王朝當時的實力根本不可能戰勝後金,唯一的出路就是議和。所以在努爾哈赤逝世的時候,他便派喇嘛去弔唁,跟皇太極商討議和的事情。但他自己又做不了主,所以一直在跟皇太極打太極。他希望在讓崇禎不知道的情況下,能夠以他邊帥的身份跟皇太極達成私下裡的議和。崇禎二年(1629年)六月,袁崇煥去雙島殺了皮島總兵毛文龍,也正是給私下裡議和掃清障礙。因為毛文龍手下的東江軍時常騷擾後金。但皇太極需要的是堂堂正正的議和。他的根本目的還是為了通過貿易獲取所需要的物資。
剛果花園認為,崇禎二年(1629年),皇太極對袁崇煥議和的誠意產生了懷疑。他想帶兵繞過袁崇煥來到北京城下,將議和的意思直接告訴崇禎皇帝。
這個時候後金境內的饑荒已經由不得皇太極繼續拖延下去了。他急需議和成功,這樣好用後金境內的人蔘、貂皮、東珠來換取糧食、布匹。
袁崇煥與皇太極議和書信,袁崇煥到底死得冤不冤
本文節選自《大明權力場》 出版機構:台海出版社
從後金進攻大明那天起,這個新興的政權沒有一天不想跟明廷議和。他們是想通過戰爭的方式獲得更好的生存環境,獲得更自由的貿易條件。努爾哈赤在打下撫順後就希望跟明廷議和,但被萬曆皇帝所拒絕。天啟二年(1622年),廣寧之敗後,努爾哈赤就提出議和條件:將遼河以西、大凌河以東作為緩衝區,後金為明廷附屬汗國,明廷承認後金對遼河以東土地的佔領,雙方每年互貢,並開放民間貿易市場。
從天啟二年(1622年)一直到天啟五年(1625年),明金之間處於休戰狀態。努爾哈赤一直等著明朝方面派使來議和,結果不僅沒有等來議和,反而是明廷在遼西大修關寧錦防線,乃至天啟五年(1625年)孫承宗偷襲耀州。天啟六年(1626年)正月,努爾哈赤率大軍進攻寧遠明顯帶有以戰逼和的意味。
在努爾哈赤死後,皇太極執掌權柄。皇太極依然奉行跟明廷議和的對外政策,但此時明廷上下根本沒有考慮過此議。自從故宋滅亡後,明政權十分忌諱對外議和。當時間到了晚明,這一僵硬的對外政策仍舊束縛了大明王朝的手腳,從而牽制了帝國過多的資源。
薊遼總督袁崇煥在這個方面無疑是個靈活者。他一直希望能通過議和方式來解決遼東問題。在皇太極上位後,他們之間便開始了書信往來。從崇禎二年(1629年)元月起皇太極就迫不及待地派鄭信和任大良攜帶自己的親筆信去寧遠見袁崇煥,商討議和的事情。
七月初十日,皇太極派任大良攜帶給袁崇煥的回信前往寧遠。皇太極的這封議和信比前幾次寫得更加詳細,更加誠懇,以顯示自己的議和誠意。皇太極在信中說道:
金國汗致書於大明國袁大人,我看了我派去的使臣帶回來的信,你在信中說遼人祖先的墳墓都在遼東,讓我歸還遼東土地,我認為此議不妥。遼東之地乃是我們奪取的,並不是你們賜予的。昔日我們兩國並沒有間隙,和睦相處,你們佔據九州萬方之地,也太不滿足了,還要掠奪我們的土地,私自劃界三十里,不讓我們越過,至此導致戰端開啟。老天爺辨別是非,將遼東之地賜我,所以遼東乃上天賜予我們的,怎麼能歸還呢?
自古以來,興衰不取決於你們大國,夫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眾人之天下也,天賜於誰,則誰得之。昔日大遼為天子,金太祖是大遼的屬國,後來大遼皇帝不仁道,而金太祖乃正直之人,所以上天將大遼的遼東土地賜予金太祖,金汗予跟大遼和好,而大遼妄自尊大。後來大遼征討金國,上天又將大遼之地賜予大金,天賜之地,大金豈能復歸還大遼。後來金帝不道,上天將大金西邊的土地賜予大元,元太祖派遣使臣議和,金國將使臣羈押,後來上天又將大金土地賜予大元。天賜之地,大金豈能復得乎?後來大元悖逆不道,大元被明太祖取而代之,如果蒙古人向大明索要土地,豈能還之?
至於你在來信中質問我們為何要征朝鮮,這就更荒謬了,歷史上一直是朝鮮在征我們,將我們的先人從鴨綠江以南趕殺到鴨綠江以北,朝鮮征了我們那麼多次,我征一次有何不可?再說了,我征朝鮮干你們明國什麼事?
遼東雖然有小民遺骸,但難道沒有大汗和諸貝勒的墳墓,我向以忠心相處,而萬曆帝不容,無故欲伐我,迫不得已,告天征之。若不被迫,我等小國豈敢征討大國耶,天不問國之大小,但論事之是非,故以遼東、廣寧地方賜我,若非天賜,遼東、廣寧諸堅固之城,及數萬之兵守之,即以我少數之兵士,何能克之?自古以來,各國相善則敬之,相惡則報之,此皆自然之理,大人之所知也。我願罷兵,共享太平。
爾國官員文士都可以向爾帝進言,然而你們都視爾帝如在天上,你們自己又將自己看作是神,總是拿議和不能跟你們的皇帝說來搪塞,又拿議和不合你們大臣的心意來推脫,不讓我們的信使直達京城面見皇帝,總是就地遣返之,這比當年大遼欺負大金尤甚。今誠心遣使,切盼大人復言。另外,上回雖然沒有議和成功,但仍舊優待我使臣並遣返,今特此致謝。
皇太極這封書信可以說寫得聲情並茂、有血有肉、聲淚俱下,讀之讓人感慨不已。由此可見皇太極極高的漢學修養。他首先駁斥了袁崇煥讓他歸還遼東一說,接著重點指責袁崇煥從中作梗,不讓他的信使直接抵達京城面見崇禎皇帝,從而導致明金之間一戰再戰。
正月十六,袁崇煥讓趙登科攜帶回信給了皇太極。袁在信中說道:
奉帝命巡遼調兵之兵部尚書袁復書於汗陛下:今觀汗復來之信,才知道大汗順天造福的善心,天之心即汗之心,亦即我之心也。汗若誠心,我豈可弄虛;汗若實心,我豈可作假。兩國興衰均在於天,虛假何用?只是十載軍旅,一旦罷之,雖奮力為之,也不是三四人所能勝任,三言兩語所能了結。白喇嘛我見過兩次,請再思之。
到了七月十八日,皇太極的回信就來了。皇太極在這封信中措辭強硬。
金國汗致書於大明國諸臣:我欲息兵以享太平,曾屈尊遣使議和。據聞爾兵部不願和好,仍願再戰。爾等出能禦敵,入能治民,但我每次發兵興討,爾等軍士被殺,人民被掠,爾等出而不戰,袖手坐觀;我欲修好,爾等毀壞和議,不念將士軍民之死傷,更出大言,導致戰爭不息。爾等若想和好而我不從,導致起兵端,我民被殺,則非爾等殺之,乃是我自殺之;但是我欲和好,而爾不從,致起兵端,爾民被誅則並非我誅之,乃爾自誅之也。
通過七月十八日這封信可以看出皇太極已經對袁崇煥打的太極拳厭煩了。在前面來往的書信中,袁崇煥一直說議和的事情必須讓邊臣來談,讓閣臣參與進來不妥當。而皇太極不想讓袁當中間人,他想讓袁將書信直接呈遞崇禎皇帝。但袁崇煥議和乃是私下議和,況且當時的大明根本沒有議和的政治氛圍,誰談議和就是死路一條。皇太極根本不知道這點,反而被袁崇煥不斷地忽悠。
崇禎元年(1628年),袁崇煥入京的時候曾經跟內閣閣臣錢龍錫、兵部尚書王洽商討過此事。錢龍錫、王洽皆不同意議和,關鍵是議和跟明王朝的對外政策不符。若非最高統治者做出此決定,其他大臣皆不敢提及此事。
但袁崇煥顯然對此很熱衷。他清楚地看到以明王朝當時的實力根本不可能戰勝後金,唯一的出路就是議和。所以在努爾哈赤逝世的時候,他便派喇嘛去弔唁,跟皇太極商討議和的事情。但他自己又做不了主,所以一直在跟皇太極打太極。他希望在讓崇禎不知道的情況下,能夠以他邊帥的身份跟皇太極達成私下裡的議和。崇禎二年(1629年)六月,袁崇煥去雙島殺了皮島總兵毛文龍,也正是給私下裡議和掃清障礙。因為毛文龍手下的東江軍時常騷擾後金。但皇太極需要的是堂堂正正的議和。他的根本目的還是為了通過貿易獲取所需要的物資。
剛果花園認為,崇禎二年(1629年),皇太極對袁崇煥議和的誠意產生了懷疑。他想帶兵繞過袁崇煥來到北京城下,將議和的意思直接告訴崇禎皇帝。
這個時候後金境內的饑荒已經由不得皇太極繼續拖延下去了。他急需議和成功,這樣好用後金境內的人蔘、貂皮、東珠來換取糧食、布匹。